乡村名企网

欢迎访问 三农政策法规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发布

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油茶产业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当前,我们正处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林业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打造林业强省的崭新发展时期。在这个背景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大力发展广西油茶产业,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

 

  发展油茶产业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

  

  在中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确保粮油安全,是解决吃饭问题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60%多靠进口,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会越来越多,同时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直接推动粮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又会越来越少,花生、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与粮争地的矛盾趋于加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应对这样一个必然趋势,大力发展油茶这样的木本优质植物油,通过广辟食物源来保障食物安全,是明智和合理的选择。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的现实需要。

  解决吃饭问题,我们长期以来主要在耕地上做文章,精耕细作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然而,耕地毕竟有限,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我们不能将视野再局限于耕地资源,而必须拓展到广阔的国土资源。发展油茶,就是树立大农业观念,把耕地之外的宜林土地用好,开辟食用油新来源,腾出宝贵的耕地来种植其他农作物。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是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的深谋远虑。

  林业既是公益事业、又是基础产业;既承担着维护生态环境的重任,又承担着提供林产品的职责。油茶,正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好产业。从食物功能看,茶油是优质木本食用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从资源功能看,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麸饼、茶皂素、茶籽壳及生产茶油的剩余物,可广泛用在日用化工、印染、造纸、化纤、纺织、农药等领域。从经济功能看,油茶是长寿树种,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能产生数倍于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从生态功能看,油茶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枝叶繁茂,四季常绿,花果美观,能有效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务必把握油茶产业发展好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对油茶产业发展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尽快把油茶产业发展起来。2007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20089月,国家林业局在湖南省召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对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做出明确部署。回良玉副总理专程出席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发展油茶产业要尊重规律,科学规划;科技支撑,提升层次;农民主体,龙头带动;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密切协作,合力推进。这几点要求非常具体、非常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为我们抓好油茶产业指明了方向。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发展油茶产业高度重视。自治区主席马飚在2008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花生、油茶等油料作物。20081130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在《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上作重要批示:“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调研报告为区党委和政府作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决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请区发改委、财政厅等综合部门阅研,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意见建议。”

  广西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之一,现有油茶林面积约550万亩,占全国油茶总面积12.3%,常年产茶籽油约3.5万吨,占全国茶油年总产量17.5%,最高年产量达4.3万吨。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和常年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三位。

  广西发展油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广西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符合油茶生长习性,大部分地区是油茶适生区域。二是群众基础较好。油茶是广西传统经济林之一,有油茶分布的县(区)达61个,其中19个县(区)油茶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不少县人均油茶林面积在1亩以上。三是加工能力较强。我区油茶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6万吨油,精炼油生产能力超过2万吨,加工能力已超过现有油茶资源的原料提供能力。四是有科技作支撑。广西开展油茶研究工作已有40余年历史,在油茶种质资源调查、品种改良、良种繁育、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低产林改造等试验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只要不失时机把握好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广西的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我们一定能迅速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努力构筑广西油茶产业良性发展新格局

  

  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油茶产业必须科学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林农和业主为主体,以良种壮苗、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提高单产为切入点,以油茶加工新工艺、新产品提高综合效益为重点,以示范和龙头企业基地建设为引导,加强政策扶持和科技服务,科学、合理、统筹规划优势农林资源和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油茶产业跨越发展。未来10年,广西油茶年产值每5年要翻一番:2010年全区油茶年产值超过50亿元,2015年达到100亿元,2020年达到200亿元。

  首先,建设一批良种选育基地。在广西林科院、岑溪、三江、巴马、田阳、桂林、柳州、贺州等地,建设10个良种油茶采穗圃,总面积1600亩;在三江、鹿寨、巴马、凤山、田阳、凌云、龙胜、平乐、八步区等30个县、市,建设30个良种油茶苗圃,总面积4800亩。

  2009年全区生产良种无性系苗100万株,2010年生产良种无性系苗1000万株,2011年生产良种无性系苗8000万株,2012年生产良种无性系苗1亿株以上,分别可造林1万亩、10万亩、80万亩和100万亩以上。利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油茶良种壮苗生产繁育体系,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

  其次,建设一批重点优质高产油茶原料林基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与地方产业规划的前提下,规划油茶原料基地建设,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形成若干油茶产业带,辐射、带动全区油茶产业全面发展。全区重点在三江、融水、融安、鹿寨、巴马、凤山、右江、田阳、田林、凌云、隆林、那坡、龙胜、平乐、昭平、八步、富川、平桂等主要产区布局发展油茶原料林基地。

  2009年油茶新造林10万亩,力争完成15万亩;全面启动油茶低产林改造100万亩项目,其中2009年完成35万亩,2010年完成65万亩。2015年,全区油茶种植面积要发展到900万亩,2020年远期目标1200万亩。通过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实现平均亩产茶油30公斤以上。

  第三,大力培植油茶加工龙头企业。自治区建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同时将油茶企业纳入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油茶企业优先评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建立油茶产品与副产品深加工研究与开发平台,培植10家茶油规模加工现代化企业,茶油精炼加工率达80%以上,构筑油茶资源培育、产品加工、营销产业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